吳鳳技術學院為更了解高等教育未來發展趨勢,於98年5月8日(星期五)下午特別邀請教育部高教司何卓飛司長蒞校演講-『當前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新趨勢』。參加對象為全校教師,活動地點在生有樓9樓第2會議室。
何司長於演說一開始即以發人深省的一段影片和與會老師分享,探討「如何提升台灣未來人才就業力」。何司長首先表示:「當今大學生所面對的競爭環境與我們讀書時代全然不同;講究專業也看重團隊合作的時代,各領域之間的疆界越來越模糊,工作也越來越競爭,台灣大學生究竟該具備何種能力,才足以面對迅速變遷的未來?」他以當今台灣社會具有份量的各界領導人物,提供他們的想法給與會老師參考。「張忠謀說: 『年輕人最好的改變就是預防挫折!』,杜書伍認為『大學所學只是滄海一粟,學習思考的習慣比專業知識重要』,林懷民則提出『給年輕人好的誘導,你以為他不喜歡的東西,他終會產生興趣』。的確,大學生畢業後的工作可能是現在不存在的工作;未來他們使用的是今日尚未發明的科技、所面對的是我們不曾遭遇的難題……所以,大學與企業要如何攜手培育未來人才?」何司長語重心長地說道:「我們要指引方向,讓他們勇敢夢想!他們的過去,牽動著你的現在;而你現在的付出,則決定了什麼樣的未來!」又說:「未來的舞台是跨越國界,競爭也來自全世界。大陸學生,用拼戰精神攫取世界目光;新加坡學生把自己丟向國際;印度學生目前雖然還是使用老舊設備,但他們已為起飛經濟作準備。我們要讓台灣學生是「準備好」的人才,用自信站上世界舞台,以不可取代的能力擁抱夢想和未來。」而這個不可取代的能力可落實為以下四個指標:一、拓展視野;延伸寬度。二、充實知識;累積深度。三、培養態度;決定高度。四、堅定價值;成就格局。五、以實力打造競爭力,決戰全球伸展台,勇敢說“ I am In ”。
何司長隨後為我們分析「高等教育近15年發展現象」,包括專科學校漸漸消失、大學大量成長、學生快速增加、素質平均降低、學生成本下滑、產學落差加大..等問題。其中影響國內高等教育發展有許多重要因素:如少子化影響、全球金融海嘯、總統政策兌現、高教流動走向無法檔。而現今教育政策發展趨勢如下:
一、 優質學習:
1. 建立退場機制。
2. 發展學校特色。
3. 加值產學合作。
4. 提升學生能力。
5. 提升教師效能。
6. 改善課程品質。
二、 適性育才:
1. 落實適性選才。
2. 改良測驗作業。
3. 推廣多元入學。
4. 深耕服務學習。
5. 腿展品德教育。
6. 強化創意教育。
三、 公益關懷:
1. 整合扶弱計畫。
2. 均衡學校發展。
3. 平均高教技職。
四、 全球視野:
1. 強化國際能力。
2. 提升世界評比。
3. 發展一流大學。
4. 鼓勵學生留學。
5. 吸引境外學生。
6. 促進國際交流。
7. 推動對外服務。
8. 辦理技職交流。
9. 推展國際參與。
10. 招收陸生來台
五、永續發展:
11. 多元價值學習。
12. 發展新移民文化。
13. 發展原住民文教。
14. 發展環保校園。
演講最後,何司長請大家一起思考以下問題:面對全球化競爭與變動快速的時代,
我們所培育的人才,是否擁有改變未來的實力?我們所培育的學生,是否符合普世價值的道德感?我們所具備的專業及價值,是否符合未來潮流所需?我們如何拉高視野,掌握國際脈動?我們如何運用關鍵優勢能力,創造生存利基?
何司長的演講有條無紊,讓與會的老師有深切的收穫,從高教的發展趨勢來與本校發展做一對比與反省,也是另一種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