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頁首
  前期電子報
98年05月20日 發行 第 10 期 發行人:蘇銘宏
標題圖片藝文看板
 
戲劇微笑

戲劇微笑照片  通識教育中心舉辦戲劇微笑-校園講座,情商臺灣戲劇表演家劇團、藝術總監暨團長李宗熹,於5月8日下午,假生有樓會議室,主講「從生活中汲取喜劇的創作靈感」。李團長幽默生動逗趣的演說,配合舉手投足間的喜感,讓在場聆聽的同學們笑聲、掌聲不斷。


  李宗熹團長一開場就說,他從高中時期就開始做劇場,且每次都是製作喜劇,此係緣於國中一年級時,他男扮女裝充當臨時演員,因恐懼遲遲不敢登台,後來被硬踢上台,既忘辭又出糗的尷尬經驗,下台後,引來台下一片嬉笑,這時他才發現,原來戲劇可以讓人「喜」與「笑」,從此以後他愛上微笑喜劇劇場。


  李團長為讓同學臨場體驗戲劇效果,在現場一個人分飾老人痴呆的老夫、嚴重重聽的老妻及當兵的兒子三個角色。李團長逼真生動的表情及聲調,演活了【大山嶺的小站】劇中這對老夫妻過年思念當兵兒子,期盼兒子回家拜年的情景,戲感十足。


  為讓同學深刻理解觀眾與戲劇之間的關係,李團長請三位同學上台示範,先由甲同學做一個動作,乙同學依甲同學的動作做出反應,再由丙同學依乙同學的反應,發揮想像力,想像甲同學在做什麼。李團長說明甲同學代表的是週遭真實發生的事情,乙代表創作家,將週遭發生的事情,以戲劇、畫筆等不同的型態呈現出來,再由丙所代表的觀眾,藉由觀賞作品的投射作用,看到現實人生裡,真實的自己及週遭朋友所發生的真實事情。這就是戲劇的效果。


  李團長也以實際創作經驗分享─【我是你爸爸】,這齣戲係他將自己生命中的悲劇,演成觀眾眼中的喜劇。最後,李團長勉勵學生,要多用心感受週遭的人事物,從生活中汲取靈感及創意,以獨特的角度、敏銳的心思、人文的思維,成為一個有生命的創作者。
 
 
 
光與影之隱喻性思維——黃志能繪畫個展

影之繪畫照片  本校通識中心藝術類科黃志能老師,於2009年4月15日至5月6日,假本校藝術中心,展出以「光與影之隱喻性思維」為主題之繪畫創作個展。黃老師此次之光與影之隱喻性思維創作理念,是將個人直覺思維之意義層面,於探索與追尋之後,透過藝術創作之過程,體悟生活環境中生命的脈動,將其轉化為內在意識之探討。內容豐富,發人省思。














黃志能老師談光與影之隱喻性思維之創作理念


直覺思維之意義
  人類常藉由專注之冥思,來體悟宇宙萬物之奧秘,而心是一切感覺與情緒之源頭,當心思感到疏分或失衡時,潛入靜默的心靈角落中,直覺地思維省悟自己之精神需求。有些人使用音樂、接觸自然或它式之輔助來接觸己心。有些藝術繪畫可以使觀者經由鑑賞來放鬆情緒,亦可靜心。觀看創作者,如何帶著覺知在創作,如何把他的心靈透過繪畫來傳遞,這彷似奧秘地與畫作對談;凝視那份之寧靜,紛雜也好,優美也好,聆聽那無聲之聲。


  因此本創作之動機,希望經直覺中觀察分析自然光影之存在現象,所應對出宇宙生氣之泰然景象,從明暗、動靜、生死、陰陽等生生不息之循環,進而達至圓融合而為一體之概念,以至思維到生命本體創造中之價值意義,成為創作之理論主軸型態;讓創作上能在觀察分析以至直觀思維轉化到應用驗證中,展現出另一新的視覺藝術之表現形式;藉由創作品為個人傳遞這其中深切之意涵,冀望美化人們之生活心境,以達傳遞美學真意中,所要呈現的生命之美。



光之繪畫照片內在意識之探討
  當觀者之視覺流動在個人的畫作上,有很多視覺觀點環繞在週遭,去感覺及深入到它的視覺中心和深層部份。畫作深層核心將所有的視覺點與之連繫,儘管觀看角度不斷移動,但那中心還是存在,讓人思索潛入心靈深處,再次地啟發觸覺這豐裕之沃壤,探索並展現心靈本質,透過專注靜思、冥想或反省,我們可以放下背負的社會桎梏,擺脫煩憂,並探向身心契合之境界。


  本創作之目的,是更潛心地修持與不斷地努力研究創作,尋求對自然與文化生活環境之探求與契意之融合。希望藉由自然光影投射,所形成的視覺性與思維觀,注重光與影之間的變化,所孕育而成之隱喻性意涵為軸心;著重於東方之道、禪之生活哲學與文化美學思想,與西方的理性人文哲學思維觀型態之特點;從光與影中所傳遞之隱喻性思考,與自然中之動靜間二元相生原理,悟出自兩極性中相依相成之互生圓滿哲學;用去蕪存菁之單純性形式表現,來探究哲學中生命之內在專注意識。對於一個藝術創作者來說,所謂創作之真正之目的,非僅於畫面或形式表現;相對之,是在於內容之意義或生命之存在價值,這是對生命存在之道的獨鍾展現,且是展現於藝術創作專注之中。


 
 
圖書館「關愛生命與企業社會責任專區」開幕了!

關愛生命與企業社會責任專區開幕照片  吳鳳技術院關愛生命教育向來不遺餘力,在紀潔芳教授的協助下,於圖書館五樓成立「關愛生命與企業社會責任專區」,區內蒐藏生命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博碩士論文、繪本、視聽媒體與專書等,類別相當完整,是全國生命教育資源蒐藏最豐富的學校。


  「關愛生命與企業社會責任專區」於4月13日上午9時30分舉行揭牌開幕典禮,蘇銘宏校長在開幕典禮中頒發感謝狀,感謝紀教授對於生命教育的付出。蘇校長希望未來能提供更豐富的生命教育資源,歡迎全國熱愛推動生命教育的各界人士都能前來使用。


  吳鳳技術學院以安全為發展核心,積極推動生命教育,除通識教育中心開設有生命教育課程外,其它學系如消防、保全、幼保、運休也將生命教育融入教學裡,教導學生認識生命的意義與價值。


  圖書館「關愛生命與企業社會責任專區」由國企系紀潔芳教授提供約250件多媒體和論文集,加上圖書館原有相關主題之館藏,和目前持續推動的「與生活對談」系列活動共同組成。此專區最特殊處,它是目前國內推動生命教育館藏資料最完整之大專院校,期望專區之成立能為海內外學習、研究生命教育者提供具體幫助。
 
 
創意對聯
                     文‧圖/進修部應日系一A  蔡淑卿同學


創意對聯照片  在將自己的名字鑲入對聯創作之際,腦海裡恍如時光倒轉般,快速地播放著將近半百的前塵往事。求學、就業、半工半讀的堅強意志;婚後持家、就職、育兒的艱辛過程;和外子胼手胝足,白手起家的種種辛酸,都猶如昨日歷歷在目!如今雖然尚無能力回饋社會絲毫,但在景氣蕭條,社會風氣日漸敗壞的環境裡,我們一家人猶能謹守本分,在各自的崗位上努力著,擁有如此平凡的幸福、美滿,喜悅之情深植我心中。人生至此,夫復何求!因而我以自己的名字寫下了「『淑』人勤儉持家業,『卿』相奇謀榖廩豐」這樣一幅對聯。


  以長子之名入題之初;感念其出生時,家中經濟尚不足溫飽,為了生計,長子總是跟著我四處奔波,用餐時刻,母子均分一個二十五元的便當。貼心的長子總是隨便扒兩口即稱吃飽了,察覺其心意的我,只好先將便當劃成兩等份,並告訴兒子:「媽媽一個人吃不完,幫幫忙吧!」這才解決了母子倆的吃飯問題。


   及長,兒子也經歷了叛逆時期,甚至因擔心挨打、責罵而數次逃家!我們屢屢尋回,剖心懇談,更明白表態「別人可能會放棄你!但你是我們的孩子,是我們永遠的責任,所以我們永遠永遠都不會放棄拉你上岸的機會!」溫情呼喚,終於換得浪子回頭!



黑豆創意對聯照片  觀察就讀課業繁重的高中,卻無心於唸書的長子,為人父母的我們建議他先休學,鼓勵他尋找屬於自己人生的方向,也給予「職業不分貴賤,是非之門勿入的原則!」請他遵守。在多方嘗試後,長子選擇進入餐飲業,也因興趣濃厚而漸漸小有成果。


  為人母的我衷心祈望,愛子能活耀於餐飲業,甚至發光發熱,成為業界的佼佼者,因而融合其名字與職業,寫了一幅對聯:「『暉』灑庖丁技,『峰』潮料理新」,但願老母的願望能有實現的一天!


  為了讓對聯有不同於傳統書法的表現方式,特地以排列黑豆﹝食材﹞的方式呈現。本身對咖啡豆也有某種程度的迷戀,故選擇咖啡豆來突顯自己的喜好。並動員家中成員共同製作。這項活動在孩子的成長過程、我和外子的人生旅途中增添了美好回憶!


  創作之初不甚理解對聯的寫作規則,承蒙老師不辭辛勞、細心指導,方能有所進展。僅在此向美麗、熱心的青年教師,致上最高謝意!也感謝家人在我學習路上的全力支持!
 
   
電話:886-5-226-7125 地址:62153 嘉義縣民雄鄉建國路二段 117 號
Copyright © WuFeng University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