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頁首
  前期電子報
98年06月30日 發行 第 11 期 發行人:蘇銘宏
標題圖片教學分享
 
『教』『學』分享 

       『教學』是『教』也是『學』-電子工程系 副教授何銘子

來到吳鳳,即將屆滿十年。回首這一路教教學學,從學生身上學到的,竟比自己給學生的還要豐富,古人說「教學相長」,真有那麼點深意!發刊單位希望我分享多年教學心得,臨危受命、誠惶誠恐,總覺得在諸多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師面前有點班門弄斧,再方面畢竟自己屬於理工科系,能分享的教學「撇步」也有所局限,多方考量後,下文僅從教學態度上分享個人小小的體會。

     

何銘子副教授照片  學生會知道的──
  花時間在學生身上,不論是有形的或是無形的,學生即便沒說,但他一直在看,他感受得到的。想想自己不也曾經是學生,想想自己的成長與學習過程,再想想學生要的是什麼,這就應該不會有問題。問題發生在碰到學生無所求、無所為且也無所謂的時候。你正經八百地循循善誘,長篇大道講得口沫橫飛,他卻一副事不關己、漠不關心的樣子,真讓人氣急敗壞。該怎麼辦?涼辦!真的,涼涼地辦!自己要先降火,然後走過去輕拍他的肩、輕輕地問:「感冒了嗎?」「又打工了嗎?」「要早點睡喔!」有時都快下課了,才匆匆忙忙拎著早餐進教室,下課時就過去關心一下,問飲料是否是冰的!若是,就輕輕地責怪說:『怎麼一早就喝冰的!』尤其是女生。凡事先替學生想,學生會知道的。


  學生就是學生──
  學生做錯事就像自己的小孩會做錯事一般(切記:打罵只能在家),悶爆一陣之後,針對事件曉以大義,並告知進入業界工作後應該有的態度與相對作為及利害關係;因為學生就是學生,學生還有犯小錯的本錢,為人師長得隨時關心,適時地幫他分析利害,錯只能錯一次,錯後要記取教訓不貳過。畢業之後若還死性不改,進入業界、社會付出的代價相對嚴重許多。


  學生需要紀律──
  與學生之間的約法三章,除了課業與成績評量方式外,紀律與規則是很重要的;瑣碎地從上課秩序,大至「當人」的標準,都要與學生講清楚而且公平一致。當導師的還需簽假單,來了就簽,沒完沒了!建議您:與生活輔導組密切合作,照規定來,堅持逾時不簽名,配合生活輔導組的規定。(對不起!生活輔導組,又扮黑臉、也背黑鍋,辛苦了。)若你只是上課的老師,那就建議您:每學期的第一堂一定要與學生講清楚,一定會點名,而且一定會登記;出席率只是學期成績的一部份,絕不是全部。另外,一定要宣導:養成良好作息習慣是進入業界順利發展的關鍵。


  吳鳳教書第十年了,現在我還一直在調整自己的教學方式,依著學生的程度、反應,或鬆或緊地調整真正能幫助他們的教學方式。以上只是一些個人感想罷了。最後,我想強調的是,為學生做的,學生會看見,學生會知道,學生會記得。

 
 
IPMA專案管理準備心得
                          國企系97級進二技畢業生 洪國彬同學
                               現任職於台灣自來水公司

  退伍一年後,考了一張乙級技術士的證照,那時還在想為什麼要考證照,我只要按照規定,將事情做好不就可以了。之後才了解,其實證照代表你具有一定程度的專業知識,而這專業知識是經過政府、專業團體認可,並不是自己說了就算;相關證照,代表你通過了一定門檻。後來我甚至用乙級技術士取得專科同等學歷。所以,就別想那麼多了,對自己有興趣的事,都可以找到相關的證照考試,將它當研究的切入點吧!在此,還要特別感謝國企系廖玉齡老師的證照指導與精神鼓勵,以及提供數份非常完整的筆記及考古題彙整,讓我在考前能充分準備全力以赴。


  經過了半年的準備,終於將IPMA專案管理的證照考過了。一開始的心態只是抱著考看看,了解自己的程度如何?但愈讀到後來,愈覺得裡面的觀念、思考方式、組織流程及分析方法,對我們實務工作有很大的幫助。


  初期準備,總會被許多的專有名詞、組織架構搞到昏頭轉向,接著發起、規劃、執行、結束、控制等專案各個時程,該做的工作,事又一堆,到最後工期計算,什麼三點不確定估計法、定性分析、定量分析、 掙值分析等等。我想很多人讀到了這裡,連報名的勇氣都沒有了,信心也就開始動搖了。


  其實,不要被這些現象給嚇到了,任何一門學問,一定有許多的專有名詞。管理類的知識,將專有名詞理解了,就懂了一半了。接著就是你上課時聽老師的講解,了解架構前後關係,例如,為什麼要先確定目標。決定專案範圍,再作工作分解結構、組織分解結構,各個流程關係清楚了,我想你的任督二脈也打通了。


   像我個人的作法,並不是一開始就猛K題庫,這樣容易造成見樹不見林的情形。因為題型若稍有變化,看到題目只有似曾相識的感覺,那時心裡就慌了。記住,管理是一種觀念通了就掌握全部的一門學問。因此,一開始我花了許多時間了解專有名詞的定義,將整個流程前後順序弄清楚,觀念清楚後再來作題庫,了解考試的題型,看題庫就比較不會那麼辛苦。


  對於考試的過程,我覺得就是要有信心,不要受周遭的影響,舉棋不定,那只是浪費時間而已。要相信自己,經過努力的學習與練習,我一定可以通過考試。
 
 
「創意、溝通、領導」小組報告學習心得
                          國企系進一A 蘇瑋婷同學

  每次來到選課時,我總是會覺得「盲、茫、盲」,要如何在眾多課程中選出適合自己的課程呢?因為每個課程都有一定修課人數的限定,所以,首先我會分析目前自己最想要學習的部份,做為第一選擇。其次,再依須求排序,做為選課之順位。(其實在選課時,同學常會以比較好過關的課程為優先選擇,但這種觀念是不好的,如果你在求學過程只是抱持著混學歷、輕鬆拿文憑的心態,那永遠學不到你該學習的專業,以後進入職場,你的專業能力也不會被其他人肯定。)


  在97年度第2學期通識課中,我很幸運選到了心中第一選擇「創意、領導、溝通」課程。這門課不但可以滿足我目前職場上的需要,同時,在生活中也可以派上用場。


  到了正式展開課程的階段,我發現老師非常用心規劃課程。這門課是很活用的課程,在每一次的課程進行,老師都希望每位同學可以站在講臺上發表自己的感言;一方面訓練膽量,一方面也提升口語表達。當然這樣的指導模式,未必每一位同學都欣然接受,但有著第一次的經驗後,其他的同學也漸漸克服心理上的障礙,珍惜這個難得的學習機會。


  在課程中老師很用心地安排課程,並且準備了很多可以輔助我們學習的教材:有不同的創意作品,不同的情境該如何與人溝通,還有企業家成功的個案分享等等。確實是我們該學習的內容,從中我們可以分析、了解一個成功者努力的過程,而他們也確實都是值得年輕學子學習、模仿的榜樣。


  這門課讓我印象深刻的部分是期末的小組報告。老師讓我們自己分配小組,系上共有八位同學選修此課程,於是我們成為一組。在準備報告前,每一位組員都細心地規劃本組將呈現的報告模式,持不同意見時,大伙一同分析、討論,並在製作簡報過程中,不斷地修改再修改,因為我們想把最好的一面呈現給大家。追求完美的我們,在報告前做了十全的準備、確認了簡報內容及測試了整個簡報檔案是否正常、不斷演練每位同學報告的內容,徹底發揮了團隊精神,這樣的用心終於完成了我們的報告主題簡報。誰說簡報一定要做的很制式化?本小組還將這門課程的教育目標之一「創意」,做為構想簡報呈現的核心,在簡報中加入了各種不同的影片,讓這些影片可以使我們的報告主題更加貼切、生動,重點在座同學及老師在聽完我們的報告後,一定會對我們的報告內容有著深刻的記憶。終於到了報告的時刻,在這八個成員有一半以上的成員是第一次上台報告,但他們真的很棒值得鼓勵,克服了緊張,將自己最好的一面呈現給大家,最後獲得了大家的掌聲及肯定,在這一刻全部的努力及辛苦,對我們每個成員來說都是值得的,因為整個過程裏每個人的用心,就是對自己負責的最佳態度。


  以上簡短地與大家分享我這一學期選課、修課的心得,希望在學習的過程中,大家能與我一樣抱持著快樂的心去學習,相信一定能滿載而歸。
 
   
電話:886-5-226-7125 地址:62153 嘉義縣民雄鄉建國路二段 117 號
Copyright © WuFeng University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