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是『教』也是『學』-電子工程系 副教授何銘子
來到吳鳳,即將屆滿十年。回首這一路教教學學,從學生身上學到的,竟比自己給學生的還要豐富,古人說「教學相長」,真有那麼點深意!發刊單位希望我分享多年教學心得,臨危受命、誠惶誠恐,總覺得在諸多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師面前有點班門弄斧,再方面畢竟自己屬於理工科系,能分享的教學「撇步」也有所局限,多方考量後,下文僅從教學態度上分享個人小小的體會。
學生會知道的──
花時間在學生身上,不論是有形的或是無形的,學生即便沒說,但他一直在看,他感受得到的。想想自己不也曾經是學生,想想自己的成長與學習過程,再想想學生要的是什麼,這就應該不會有問題。問題發生在碰到學生無所求、無所為且也無所謂的時候。你正經八百地循循善誘,長篇大道講得口沫橫飛,他卻一副事不關己、漠不關心的樣子,真讓人氣急敗壞。該怎麼辦?涼辦!真的,涼涼地辦!自己要先降火,然後走過去輕拍他的肩、輕輕地問:「感冒了嗎?」「又打工了嗎?」「要早點睡喔!」有時都快下課了,才匆匆忙忙拎著早餐進教室,下課時就過去關心一下,問飲料是否是冰的!若是,就輕輕地責怪說:『怎麼一早就喝冰的!』尤其是女生。凡事先替學生想,學生會知道的。
學生就是學生──
學生做錯事就像自己的小孩會做錯事一般(切記:打罵只能在家),悶爆一陣之後,針對事件曉以大義,並告知進入業界工作後應該有的態度與相對作為及利害關係;因為學生就是學生,學生還有犯小錯的本錢,為人師長得隨時關心,適時地幫他分析利害,錯只能錯一次,錯後要記取教訓不貳過。畢業之後若還死性不改,進入業界、社會付出的代價相對嚴重許多。
學生需要紀律──
與學生之間的約法三章,除了課業與成績評量方式外,紀律與規則是很重要的;瑣碎地從上課秩序,大至「當人」的標準,都要與學生講清楚而且公平一致。當導師的還需簽假單,來了就簽,沒完沒了!建議您:與生活輔導組密切合作,照規定來,堅持逾時不簽名,配合生活輔導組的規定。(對不起!生活輔導組,又扮黑臉、也背黑鍋,辛苦了。)若你只是上課的老師,那就建議您:每學期的第一堂一定要與學生講清楚,一定會點名,而且一定會登記;出席率只是學期成績的一部份,絕不是全部。另外,一定要宣導:養成良好作息習慣是進入業界順利發展的關鍵。
吳鳳教書第十年了,現在我還一直在調整自己的教學方式,依著學生的程度、反應,或鬆或緊地調整真正能幫助他們的教學方式。以上只是一些個人感想罷了。最後,我想強調的是,為學生做的,學生會看見,學生會知道,學生會記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