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校鼓勵全校師生積極創作發明申請專利,於98學年第1學期期末導師知能研習會特別邀請育晟國際專利商標事務所董事長蔡政育主講「技專校院發展專利策略的利基與願景」。
蔡董事長從「全國技專校院校長會議」談起,教育部長吳清基於2010/1/7出席全國技專校院校長會議時,曾針對技職教育未來發展與展望時表示:「技職是台灣教育的一大特色,不要搶著和一般大學比較,應強調專利發明與特色。」
蔡董事長說明目前大學校院發展專利策略的現況:
|
國立大學 |
一般私立大學 |
科技大學/技專校院 |
專利本質 |
學術期刊發表 |
學術論文&計畫衍生 |
計畫綁定&創意發想 |
經費來源 |
學校&計畫來源(教育部&國科會,科專…) |
學校&計畫來源(教育部&國科會,科專…) |
學校&計畫綁定&廠商配合款 |
運用情況 |
兩極化 |
自主運用特色 |
多方促成 |
計畫取得 |
教授研究影響力 |
整合型計畫結合 |
強調學校特色&產學合作 |
蔡董事長指出專利費用來源不足之原因:
- 自籌經費有限
- 獨立支付申請費用
- 計畫經費不足
- 回收效益不彰
解決方式:
- 校方長期投入經費
- 尋求共同申請(權利讓渡;申請費用與維持費用分攤)
- 爭取產學合作計畫(綁定專利申請費用)
- 媒合授權與技轉金(短期以計畫綁定,長期累積實質經驗)
蔡董事長認為一般研發人員面對創意揭露進步性的判斷標準有以下五種:
- 原創發明:約佔0.1%,係指開拓性的全新技術解決方案。
- 解決長期存在的技術難題的發明:約佔1%,係指在已有的技術基礎上的改進、發展、創新,特別對於長時間人們渴望解決的技術難題,如果被發明人解決了,就可認定為具有進步性。
- 取得預期不到的效果:約佔5%,係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技術特徵組合後,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威而鋼的發現(原本是治療心臟的藥);1928弗萊明發明青霉素(意外發現霉菌液阻礙多種病毒性細菌的生長 );1867諾貝爾意外發明矽藻土和硝化甘油=穩定混合物+雷管→爆炸)
但是如果組合後各自保有每一已知技術的原有特徵,就認為沒有進步性。
- 轉換發明:約佔5%,係指將已知技術的一個領域轉用到另一個技術領域中,但前提是新的技術領域與原技術領域相差甚遠,是普通技術人員想像不到的,此類發明可以多諮詢有經驗的專利工程師。
麥克傑克森身體傾斜45度舞蹈的秘密 用以產生反地心引力幻象的手段及其方法
- 解決預期獲得的效果:約佔90%,係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技術特徵組合後,解決預期獲得的效果,其最關鍵的進步性判斷在於結合時有無可預期的問題點產生,如果有針對該問題點提出解決之道,該發明的權利保護點即為解決該問題點之手段,此乃為該發明訴求非習知技藝人士可輕易替代的主要理由,因此,可想而知,類似此案件的權利範圍都不會很大,類似異業間的結合發明(A+B),必須闡述其結合是存在那些問題是待解決的,再就這些問題提出解決之道。
蔡董事長最後並就技專校院發展專利策略的願景提出運用專利策略落實技職教育四大計畫目標
(一) 強化大學對「教學核心價值」的認知
藉由本計劃加強大學對「教學核心價值」的認知,改變傳統教學的觀念,將「學生被動學習」轉變成「學生主動學習」。
【專利策略】:藉由人類對於新奇事物的好奇心,激發學習動力,轉化學術教學沉悶的學習過程,培養「注重觀察,主動探索」,挖掘專利背後本質問題的能力。
(二) 提昇教師教學專業能力及對教學之投入
大學普遍建置各項教學支援系統,並建立教師專業成長(包括教學專業能力、實務能力之提昇)之輔導措施、確實提供教師改善教學所需之各項協助措施,提昇教師教學專業能力,落實教師教學評鑑及淘汰機制,鼓勵教師積極投入教學,強化師生教學互動並落實教學助理制度的建立、教師office hour 等。
【專利策略】:強化教師第二專長,從既有專長出發,並行專利專長的深化,一方面落實本業專長的研究與探討,另一方面樹立既有專長領域的專利專家地位。
(三) 完善的課程規劃及建立教學評鑑制度
建立健全的課程規劃機制,專業課程、共同課程及通識課程之規劃妥適完善,並應紮實,以提供學生畢業後就業及進入社會之基本能力無虞。
定期舉行教學評鑑,並持續追蹤評鑑改善建議之後續辦理情形,藉由長期且全面的評鑑程序,了解其整體教學運作現況、特色、優缺點與面臨之問題,做為學校提昇教學品質規劃與資源分配之依據。
【專利策略】:專利的課程規劃非獨立的學科,而是與既有課程息息相關的結合;並可以輔助、驗證、評量本業的學習成效,加深對本業學科的深入瞭解,並借鏡他人的專利累積知識。
(四) 增強學生學習之意願及成效並強化就業競爭力
營造學生主動學習之校園氣氛,落實導師制度,強化校園內師生互動機制,營造具有自發、激勵性與健全性之學習氣氛,激發學生積極學習之動機與意願。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學習,並建立以學習成就為模範之價值觀與校園文化。
【專利策略】:導師帶領學生一起腦力激盪,創意發想,兼顧理論與應用發展,落實學術與實務價值循環迭次,強化就業競爭力。
蔡董事長精闢的演講和與會教師的熱烈提問,讓聆聽教師們均感受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