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劉真先生曾說:「敎育孩子之前,自己得先以身作則。」身為教師的我們究竟該怎麼敎,才能讓學生步出校園前,成為堅強有自信的人?
據報導指出:「出社會,若老闆對你工作不滿意,而你的頭抬得高高的,結果是萬箭穿心;懂得低頭,跟老闆說我還學的不夠,願意再努力看看,那麼任何地方都會受人歡迎。」
一位畢業生寫信回母校說:「校長,我最近去應徵工作,在所有面試的人當中,這其中不乏台大、清大等明星學校的學生,而我是唯一一位被錄取的人。」學生接著分享:「與老闆對面而坐,老闆要我問他一個問題。明星大學的學生問老闆:『待遇是多少?未來有多少升遷的機會?』但是我的問題很簡單:『老闆,我可以為公司做什麼?我還可以再學習什麼?』老闆聽完我的問題後,直接說:『歡迎你到我的公司來。』」
各位老師,同樣的情境,我們的孩子問的問題會是什麼?如果只關心自己的薪水,只在乎自己升遷的機會,這樣的人無論身處何處只會自我毀滅;而我們教育裡面缺的是這一塊!
教育工作者在生命當中留下痕跡的,不是那些光鮮亮麗的頭銜,除了我們辛勤耕耘的學術成果外,我們是否點燃孩子的生命?是否讓良善的種子不斷傳播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