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頁首
  前期電子報
106年08月17日 發行 第 47期 發行人:蘇銘宏
標題圖片社區服務
 
 
多元文創「酷」市集 大埔鄉登場
文/圖 圖書資訊處、秘書室

訴求文創跨域產業結盟,同時帶動地方觀光活水的本校資訊志工團隊,在教育部、西拉雅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嘉義縣文化觀光局、嘉義縣大埔鄉社區與產業的通力合作下,將於106年5月27日(星期六)假嘉義縣大埔鄉內,舉行今夏最「酷」市集~音樂、山水、愛大埔,24日的行前說明會上,本校蕭紋旭助理教授表示,這是一場多元合作的成果市集活動。希望能帶動地方觀光與產業商機、故事與文藝傳承以及突顯愛護水資源的重要性。

多元文創酷文集活動照片

據本校資訊志工隊指出,這次除了邀請大埔社區民眾、產業店家、千歲團爺爺奶奶與大埔國中小學生的參與表演外,還邀請了趙善楷醫師團隊,至大埔鄉進行義診與陳加盛老師的在地生態標本展示,共同探討及分享地方長者智慧與生態資源奧秘,內容精彩可期。

尤其活動主題從「故事啟發」、「藝文滋養」、「樂活體驗」與「美食饗宴」等四元素出發,這次活動雖然沒有公部門的經費挹注,整個社區、民眾及學校都一起動起來,希望藉由故事喚起人們對大埔歷史的記憶,透過藝文創作激勵創意匯聚,翻轉傳統產業永續經營。從「心」去體會大埔之美,轉換為思維豐富且充實的心靈之旅,品嚐輕食健康顛覆味蕾。

本校蕭紋旭助理教授說:「我們十年前到大埔地區服務,協助他們創立了行動故事車,將在地故事與景點串連出去,十年後我們再次到大埔地區服務,教導社區千歲團奶奶爺爺們利用平板、手機將自己過去的經歷錄成影片記錄下來,未來會將自家商品透過簡單的錄影錄音,上傳社群網站行銷。希望藉由我們的輔導與服務,能幫助在地不管是民眾資訊能力提升還是產業、觀光的行銷,都能讓全世界看到大埔的美,也能共同珍惜水資源。」

珠花奶奶:「我們很感謝吳鳳科大蕭老師團隊的幫忙,讓我們無聊的生活能有一些樂趣,也讓我學會用手機拍照傳給在外地的兒子和孫子看。在這一年我學到很多,真的很感謝。歡迎大家來大埔玩,看看我們大埔和以往的差異。」

 
 
科學來一夏
文/圖 學生事務處

科學來一夏活動照片

本校學務處諮商輔導中心資源教室成立已15年,在校長蘇銘宏博士的帶領下,順利推展各項特教業務。目前校內身心障礙學生超過100位,服務內容包含生活、學業、同儕、社會等各方面的適應協助。為使身心障礙生能夠盡情享受大學生活,俗語有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每學期資源教室均會舉辦戶外活動,希望能透過參訪不同地點、走出教室來拓展學生視野,獲得書本以外的知識。今年5月5日資源教室以「科學來一夏」為主題,安排與應用科學及交通科技相關主題的行程。

第一站來到高雄捷運公司的行控中心及維修廠,看到監控中心的各式設備,不禁讓學生驚呼連連,其中平常熟知相關知識的陳同學也熱心跟大家分享北高捷運的差異。解說人員也帶領一行人到維修工廠,仔細解說捷運人員工作環境及體驗工作空間,學生們感嘆原來日常生活中便捷的捷運系統背後原來有一群工程人員默默付出,對辛苦的工程師充滿了敬意。接著一行人從草衙捷運站搭乘高雄捷運到美麗島捷運站,欣賞知名藝術家水仙大師設計的玻璃公共藝術「光之穹頂」,四大區塊蘊含從新生到毀滅的輪迴意涵,讓參觀師生深受藝術之美感動。

在享受午餐後,緊接登場的是同學們期待許久的「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科工館是台灣第一座應用科學博物館,內有豐富科學相關知識館藏。一進入大廳迎面而來的便是高近三十公尺的雕塑作品「宇宙之星」,象徵科工館的建館精神;而本次參觀主要於四樓體驗樓層:像是透過各種有趣的體驗設施來認識疾病防治的<防疫戰鬥營>、充滿愛麗絲夢遊仙境奇幻風格的<健康探索廳>、從諾貝爾獎講起的<科學桂冠>、可以認識生活科學的<科學開門>、展示台灣服飾演變的<衣技織長>、有七種模擬駕駛遊戲和可認識台灣各地觀光景點的<交通夢想館>等各展示廳。同學們可以分別選擇自己有興趣的展廳互動,喜歡運動的吳同學表示,原本擔心博物館會較沉悶,但互動設施讓生活科學的認識變得平易近人。

帶隊的劉育銘老師表示,科工館館藏豐富,滿足了不同年齡層的需求,像是防疫戰鬥營中不但認識防疫知識還能透過體驗設施活動身體,而大學生參與<交通夢想館>的模擬駕駛遊戲一樣也能感到盡興。一整天下來的行程同學們雖然有些疲累但收穫滿滿,彼此的關係似乎更靠近了。

 
 
無懼烈日 吳鳳學生樂打掃
文/圖 學生事務處

學生至社區服務打掃照片

烈日當空,相信許多民眾都會選擇窩在有冷氣的地方,近來卻有一群吳鳳科大學生,無懼烈焰當頭照,為了協助提升社區整體環境品質,彎腰打掃學校附近街道及社區內的閒置空間,學生認真的態度及服務熱忱,讓社區住戶至為讚佩。

為響應敦親睦鄰的意涵與理念,吳鳳科技大學每學期均會定期號召學生志工至學校附近的社區打掃。本校學務長林明輝指出:「社區打掃活動,雖然只是簡單的任務,但藉由行動實踐,不僅讓學校和社區更親近,也彰顯人人都擁有改變環境的力量,每個人如都能把最簡單的事情做好,無形中也累積、凝聚一種正向能量,對學生而言,『打掃』也將是最佳的生活教育過程」。

參與活動的學生志工蔡依辰表示:「能與同儕好友一起彎腰撿拾,踏實的為環境付出,十分有意義,過程中和社區居民一起話家常,享用居民慰勞的茶點,更是特別的經驗,以後如有類似活動,一定會再報名參加」。

 
   
電話:886-5-226-7125 地址:62153 嘉義縣民雄鄉建國路二段 117 號
Copyright © WuFeng University All Right Reserved .